当前位置:首页> 药物>

可善挺一次打几针,可善挺多少钱一针

来源:疾病优癣在线 · 2025-03-05
杜瑞明医师
吕梁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

可善挺一次打几针,可善挺多少钱一针

许多银屑病患者在选择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进行治疗时,较关心的莫过于“可善挺一次打几针,可善挺多少钱一针”的问题。作为经验丰富的皮肤病医生,我将结合医学知识为大家详细解答。通常情况下,可善挺的建议剂量为每次300mg,但给药方式并不是没有下次注射300mg,而是分两次注射,每次150mg。在第0、1、2、3、4周进行初始给药,随后每4周给药一次,每次300mg,分两次注射。至于价格方面,可善挺的价格会因地区、医院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大致在千元级别。但是,实际费用还需咨询当地医院或药房。为了方便大家更快了解相关信息,整理以下表格:

项目 剂量 费用(仅供参考)
单次注射剂量 150mg (每次300mg,分两次注射) 千元级别/支 (需咨询当地医院)

一、可善挺:银屑病治疗的新选择

可善挺,其通用名为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是一种非激素类的生物制剂,属于处方药。它通过选择性地与白介素-17A(IL-17A)结合,从而抑制IL-17A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IL-17A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可善挺能够有效地控制银屑病症状。它主要适用于治疗符合系统治疗或光疗指征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年患者。很多患者在传统治疗的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选择可善挺作为新的治疗方案。

二、可善挺的正确用法用量

如前所述,可善挺的建议剂量为每次300mg,但要注意,这300mg并不是没有下次注射的。具体操作是,在第0、1、2、3、4周进行初始给药,随后维持该剂量每4周给药一次,300mg分2次进行皮下注射,每次150mg。这意味着,每次就诊时,你需要注射两支可善挺。本品应皮下注射给药,且应避免在银屑病皮损部位进行注射,选择健康的皮肤区域进行注射,从而减少不适感。

三、可善挺的潜在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任何药物都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可善挺也不例外。常见的包括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超敏反应以及免疫原性等。在使用可善挺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对本品活性成份或任何一种辅料存在重度超敏反应的患者禁用,活动性结核禁用。患有活动性克罗恩病的患者应慎用本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活疫苗不得与本品同时使用。 妊娠期间只有潜在获益胜过对胎儿潜在风险时才应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老人需咨询医生。

四、可善挺的储存与使用细节

可善挺对储存条件有一定要求,必须在冷藏条件下(2-8℃)保存,且不得冷冻。应将本品置于原包装中避光保存直至使用。在使用前,请勿摇晃,以免产生泡沫。如果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感染,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并停用本品,直至感染消退。请务必遵循医嘱正确使用和储存。再次注意一下,可善挺一次打几针,可善挺多少钱一针,务必咨询医生或在购药时咨询药师。

五、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可善挺一次打几针,可善挺多少钱一针”是很实际的问题,但除了这些,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可善挺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尽管治疗的效果不错,但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适用。 在使用可善挺之前,医生会进行尽量的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既往病史、以及是否存在禁忌症等。 在使用可善挺之前,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其潜在风险与获益。也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可用于治疗银屑病,请谨遵医嘱。

六、从患者视角看可善挺治疗

七、温馨提示与建议

关于“可善挺一次打几针,可善挺多少钱一针”的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结束本文之前,我想再次注意几点,可善挺每次300mg分两次注射150mg/支,价格根据医院有所不同,千元级别;针对大家可能存在的疑问再做解答:

1. 可善挺治疗银屑病需要多久起效? 答:不同患者呈现效果时间可能不同,一般在开始治疗后的几周内,症状会有所改善 ,但需要坚持治疗。

2. 使用可善挺期间是否需要忌口? 答: 饮食方面建议均衡营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但具体饮食建议还需咨询医生。

3. 可善挺停药后银屑病会反复吗? 答: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停药后存在反复的可能性,具体的停药方案和反复风险需要与医生讨论。

我想给大家一些生活上的建议。

饮食方面: 一位患者曾告诉我,他通过调整饮食,减少了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增加了蔬菜和水果的比例,皮肤状况得到了显然的改善,瘙痒感也减缓了很多。这说明饮食对银屑病的控制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心理支持方面: 银屑病不仅影响身体,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很多患者因为皮肤问题而感到焦虑和自卑。建议大家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可以通过参加患者互助小组,与病友交流经验,或者咨询心理医生,来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疾病的控制同样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